当前位置:云天信息网 > 洛阳新闻 >

他们在戈壁滩上铺设电缆 建造中国首座超百米高铁塔

作者:admin 时间:2020-10-18 09:57

  这是一张特别的照片,三位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端端正正站着,其中一位抱着一个装有喜报证书的镜框,这张证书是他们一位已故战友的遗物。56年前,他们作为“工程技术总队”的工程兵,参加了我国第一颗的爆炸任务,他们后来随部队移防到洛阳生活至今。

  这是一张特别的照片,三位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端端正正站着,其中一位抱着一个装有喜报证书的镜框,这张证书是他们一位已故战友的遗物。56年前,他们作为“工程技术总队”的工程兵,参加了我国第一颗的爆炸任务,他们后来随部队移防到洛阳生活至今。

  今天是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56周年的纪念日,这三位老人带着已故战友的遗愿,讲起了56年前那段鲜有人知的故事。

  今年80岁的王蒲州是洛阳人,1958年入伍。入伍后他和战友们执行了一项秘密任务。这个秘密,他保守了半个多世纪。

  1962年,王蒲州所在的部队在完成建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后,组成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王蒲州是保卫科干事,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防科委重大国防工程进行金属结构和通信设施等项目的安装。1963年,奉命令,他所在的“工程技术总队”派遣第二大队七中队和直属新建七分队及总队行政领导、工程技术、保卫人员等近600名官兵,进驻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参加我国第一颗爆炸前两项工程的安装任务。

  “军委给我们下达的两项任务,一项是在飞沙走石的戈壁滩上铺设主动力电缆;一项是建100多米高的钢结构铁塔。”王蒲州说。

  照片上喜报证书的主人叫林基忠,去年年底已经去世。王蒲州说,当年他和林基忠在一个大队,林基忠是第二大队七中队的队长,正是他带领大家完成了罗布泊核试验场电缆的铺设安装任务。

  林基忠是一位参加过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解放上海五大战役和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兵。因为完成了核试验场的任务,他荣立三等功,所以部队给他家寄去了这张喜报。他去世前,和老战友们一起,把这段鲜有人知的故事口述并记录了下来。

  在林基忠生前的回忆中,指战员们用铁锹、十字镐等工具,在戈壁滩冰冻的地层上,挖出20多公里长的电缆沟。大家的双手被磨出的一层层血泡还没有完全凝结,又要肩抬手拉把一根根粗重的电缆搬到电缆沟里。在电缆线铺设连接的两个多月里,遇上酷暑天,指战员们顶着烈日,蹲在狭窄的电缆沟内工作。当时有不少人累倒在电缆沟里,没有药物只能靠就地挖甘草熬水喝来缓解症状。

  由于铁塔结构独特、用途特殊、工序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建造场地处于我国有名的多沙尘暴地带,又是超百米高空作业,当时全国既没有建造经验和技术资料,又没有超高空作业专用的大型工程机械设备,难度可想而知。

  “最难的是要把每根重两吨左右的钢柱,竖立连接到百米以上的高空中。”今年81岁的谭芳福说。他和今年83岁的林贤英在当时都是“工程技术总队”司令部工程科的技术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这座铁塔的建设。

  在大西北的寒冷雪天,为了培养大家高空作业的胆量、毅力和技巧,所有指战员们苦练了20多天的攀登摸爬30米高的“独杆”技能。大家又群策群力,在塔体架上安装自制可旋转的撑杆人力拉钢丝滑轮,解决了把大重量钢体一层一层吊运到位并进行连接的问题。

  为了完成任务,大家竟打破国家规定地面风力超过六级时,必须停止高空作业的制度,坚持不放下工作。施工中,所有人冒着大风,用麻绳把自己的身体在塔梁钢柱上,一点点把100多吨重的数千件(套)钢料及部件,建造成一座100多米高的钢结构铁塔,还配建了电梯轨道、装载升降吊篮、电控设置及塔顶爆炸专用密闭间。

  他回忆说,当时戈壁滩上风很大,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时,呼吸十分困难,但为了保证进度,大家晚上打着手电筒在高空加班。

  在爆炸前的43个小时内,负责建造铁塔的工程技术人员又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将弹体从塔底运到塔顶密闭间内,进行定位加固和电缆线的连接,然后他们又和弹体研制单位一起对进行了连接点的测试和验收,直至完全达到设计要求标准。

  直到爆炸成功,他们在离开罗布泊前才知道,这个与全体指战员相伴了100多天的“铁哥们儿”,竟然是中国第一颗爆炸用的铁塔,花卉苗木那个塔顶的小屋子就是爆炸的地方。

  光阴弹指一挥间,王蒲州他们所在的部队后来移防到洛阳,至今在洛阳仍有多名当年参加这项工程的离退休老同志。

  王蒲州说,他们希望“两弹一星”的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让大家记住那段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记者 李砺瑾 文/图)

本文由云天信息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