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天信息网 > 洛阳新闻 >

从唐三彩到洛阳三彩

作者:admin 时间:2020-10-21 10:12

  一头长卷发,一身素布衣。与绚烂多姿的三彩作品相迥异,郭爱和给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感。

  “我们很尊重传统,崇尚传统,但我们是传统的叛逆者,或者说是传统的颠覆者。”郭爱和用“叛逆”和“颠覆”来定义自己,以传统的烧制技术和厚重的河洛文化为基底,凭借独特的美术技法和三彩工艺,将审美功能最大限度地张扬,从而寻找到真正属于“洛阳三彩”的艺术意境。

  1985年,毕业创作,郭爱和交出的作品是一组平面三彩壁画:《春》《楚月》《月光下》。当时的洛阳师专校长叶鹏敏锐地觉察到,平面三彩艺术前景光明、大有可为。

  1987年,洛阳城事郭爱和带着新鲜出窑的三彩釉画工艺品去参加广交会。“我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起了个很怪的名字——高级瓷板装饰画,并添了广告语:三彩的世界。”郭爱和说,“反正不能叫唐三彩壁画。”此时,他已朦胧感觉到三彩就是多彩。

  线年为上海世博会创作的《国之中城之源》,这幅壁画紧扣世博会河南馆“中国之中、城市之源、文明之根、中原崛起”的主题,将河南的文化元素及符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工艺和美术、历史传统与现代创造熔于一炉,赋予其神奇又神秘的组合艺术张力。

  2008年,在全国普查工艺美术门类品种后,《中国工艺美术报告》最终确认:“洛阳三彩”工艺品包括洛阳唐三彩、新工艺三彩、三彩釉画艺术品三小类。

  “洛阳三彩”可以说是中国陶瓷美术界的一张“新鲜”的“老面孔”。说它“新鲜”,这个名称是2008年前后才提出来的;说它是“老面孔”,是因为它与历经数千年演变的三彩艺术一脉相承。

  “洛阳三彩”,虽然只是近年来经郭爱和叫响的新名词,但它却在国内外陶艺大奖赛上屡屡斩获大奖;其创烧者郭爱和,成为“拿奖拿到手软”的陶艺金奖“专业户”。

  世外“陶”源——爱和小镇郭爱和的理想是“把中国三彩定格在洛阳”,给洛阳乃至世界留下一个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

  “多年前踏青,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便想在这儿建个三彩景观。”2015年,郭爱和跟洛宁县签下协议:不以投资经营为目的,让三彩艺术作为品牌扎根在洛阳,以艺术力量带动当地脱贫,促进文旅发展。

  郭爱和将村庄的文化底蕴与自身所长相结合,用大陶缸打造艺术底色。陶缸是花盆、垃圾桶,是坐凳、展台、指路牌,也是山谷间绵延的步道、艺术景观的原材料。

  郭爱和在爱和小镇写生时,当地山里娃过来围观,有些孩子会问:“我能学画画吗?”后经了解,这些孩子基本没有完整上过美术课。“美育是一种刚需,如果美育上不去,打不好人生底色,美丽中国如何实现?”从2015年开始,郭爱和探索在爱和小镇举办“中国当日艺术展”,呼吁更多的人加入艺术扶贫。

  郭爱和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与世隔绝的自我陶醉型“艺术家”。一方面,他引领中原陶瓷艺术直入“高雅”的庙堂宫殿,另一方面,他又承继、吮吸汉唐、宋明巅峰时代陶瓷日常家用的天然营养。

  “陶瓷是中国的发明,搞清楚其发源地非常有意义。”郭爱和说,陶瓷之源在河南已经发现300多个古窑址,世界上的陶瓷品种在河南大地上基本上都有对应的窑口和古窑址。“能否把这些统称为‘中国窑’,跨地域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郭爱和提出自己的想法。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河南地区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窑址达10多处,已知古陶瓷窑址有300处以上,这应该也是郭爱和推介“陶瓷源·中国窑”的底气所在。

  “我们前面没有参照物,更没有可对比的。”郭爱和就是一点点颠覆地传承、忠实地叛逆着,推广着。直到今天,他能够无比自豪地说:不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就连法国、英国等,无数的国际陶瓷博物馆以及专业学术类论文中,对三彩的描述也都变成了对中国文化最有推广价值的“SanCai”。

  在专注里,人生很慢。郭爱和有一种责任:我深爱洛阳,研究三彩30多年,让千年前震撼世界的三彩艺术,再次惊艳世人,这更是使命。(王有强靳燕)

本文由云天信息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