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天信息网 > 洛阳新闻 >

洛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 时间:2019-09-06 09:10

  编者按

  日前,市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推动我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报今起推出《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栏目,系统解读、报道《意见》部署要求和重点任务推进情况,推动《意见》落地生根,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基层基础保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日前,市委印发《意见》,提出将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社区)的基层组织体系、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把河洛大地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基层善治社会。

  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基层组织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河洛党建计划”,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后,我市将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作风引领,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意见》提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争创一批“五星支部”。我市将推广“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工作模式,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强“头雁”队伍,推广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依法严厉打击宗族势力干扰村(社区)事务。同时,我市还将通过乡土人才回归等方式,为每个村(社区)储备3至7名后备干部。

  思想引领力求正本清源。我市将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等平台,采取“理论+文艺”“理论+故事”“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为强化组织引领,我市将继续鼓励乡村党组织探索成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平台,深入拓展城乡社区区域化党建,依法依规用好“四议两公开”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使党组织意图通过民主程序转变为全体村(居)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按照《意见》,我市将进一步大力倡树“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作风导向,大力推进基层治理工作项目化管理,坚持问题、任务、责任“三单制”管理。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市还将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监督责任清单”,将党务、村(居)务、财务分项目列入监督内容,并及时公开。到2020年,将实现村(社区)巡察监察全覆盖。

  坚持“三治”并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走基层善治之路,必须坚持“三治”协同融合,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支撑,推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要以基层自治为基础。《意见》指出,我市将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五项实践,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其中,我市将持续加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居)民委员会班子,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我市将坚持“群众事、群众定”,大力推进以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到2020年,村(社区)规范三项会议制度覆盖率将达到100%。

  《意见》明确,为推进民主管理实践,将加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设,形成依法治村(社区)、以约治村(社区)的良好格局。此外,我市还将把握民主监督中村(居)务公开、经济责任审计、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要用基层法治当保障。今后,我市将大力完善法筑平安机制、法治创建机制、法促和谐机制、法惠民生机制,全面提升基层法治保障水平。

  按照《意见》,我市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网络,推进“万名村(社区)法律骨干”培育工程,积极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加强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权益保障。

  同时,我市还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突出抓好“雪亮工程”建设和校园及周边安全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覆盖率超过50%。

  ——要将基层德治做支撑。《意见》明确,我市将大力实施以学促德、以规立德、以文养德和以评树德工程,不断强化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其中,我市将持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洛阳特色的宣讲示范基地,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试点建设,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同时,抓好各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风家训馆,组织群众广泛开展“讲家史、谈家训、立家规、正家风”活动。

  《意见》提出,我市将持续推进公益电影放映等各项文化惠民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年公益电影放映不少于3.5万场次。加大对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建设乡愁博物馆,发展“记住乡愁”特色体验旅游。

  此外,我市还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最美洛阳人”的品牌影响力、感染力和引领力,全面开展“五美庭院”“河洛新乡贤”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新乡贤践行核心价值观、管理乡村公共事务、促进邻里和谐的积极作用。

  推动服务进村(社区)织密基层服务体系

  强化服务能力,织密基层服务体系,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意见》指出,我市将统筹各方力量,着力实现政务服务下沉、公共服务均衡、事务服务便捷、数字服务高效、走访服务常态,以高质量服务赢得群众。

  我市将积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综合信息平台,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市将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到2020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0%,实现全市农村4类重点对象危房全部清零。到2022年,完成70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全市每个乡镇建成1至2所公办幼儿园,有一所养老机构,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意见》提出,我市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推进惠民利民服务便捷化,把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公益事业和生活服务引入村(社区)。同时,大力推行“三社联动”,健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服务制度,到2020年,每个城市社区培育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每个农村社区培育不少于3个。我市还将因地制宜打造乡村驿站和住宅小区“邻里中心”,结合群众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力争早日建成“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洛阳日报记者 李梦龙 通讯员 李亚南)

本文由云天信息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