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天信息网 > 洛阳新闻 >

洛平:国之重器勇担当

作者: 时间:2019-09-28 09:10

  “如凤展翅,逐梦蓝天”。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并巡览航站楼。作为世界最大的减隔震建筑,大兴机场航站楼以精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技术应用,一举创下多项世界第一。洛阳北玻控股子公司为其提供8232块彩釉钢化结构节能玻璃,“完全不重样”“合格率100%”!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横空出世的港珠澳大桥,撑起了众多“世界之最”,屹立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158个“洛阳支座”,为大桥奠定了坚实的支撑!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这个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中,中信重工参与研制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和施工难度系数最高的升船机!

  …………

  从中国机场到中国桥、中国路、中国坝,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与重大标志性工程,无不闪耀着绚丽的洛阳元素,无不展示着一座城市的科研实力,无不诠释着来自洛阳的“创新担当”。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

  放眼当下,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一座“有着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城市”,洛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与时代潮流形成“交汇融合”,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展现出“共和国长子”的担当作为。

  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河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五年前的那个春天,总书记要求河南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其中一张牌就是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一脉相承的嘱托,一以贯之的要求,为河南尤其是洛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回望“十三五”来路,洛阳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列为“9+2”工作布局之首,向着“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的奋斗目标进发。正如市委书记李亚强调的那样,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就是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真正使创新成为引领洛阳发展的第一动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古老的河洛大地点燃了“第一动力”的创新引擎,融入中国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时代大潮中,呈现出一派“新新向荣”的新气象。

  一项项科技成果涌现了——

  今年5月,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变异毒株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结束了我国变异毒株猪伪狂犬病防控无疫苗可用的历史;6月,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毛纽扣连接器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集成电路小型化提供崭新路径;中信重工凭借核心技术,坐上了国内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市场“头把交椅”……今天的洛阳,一大批企业正走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

  从“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到“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墨子传信”等重大前沿工程,“洛阳创新”添彩“中国智造”,创新创业热潮在这片土地上充分涌流。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一项项科技成果呈现井喷之势,使越来越多的洛阳企业正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自己手中,也使这座城市掌握了更多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一项项机制体制激活了——

  GPS天线、鲨式呼吸信号灯……今年4月8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一辆外形科幻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成了“超级网红”。这台国内首台纯电动无人驾驶“超级拖拉机1号”,由全国首家省级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头,中国一拖、中科院计算所等通过“关键技术攻关、核心器件研制、重大装备集成”等联合打造而成,成为协同创新的“洛阳样本”。

  科技创新潜能要释放,就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来一场“革故鼎新”。这些年,针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洛阳致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去年,全市研发投入达99.36亿元,同比增长15.03%,研发强度达到2.14,位列全省第一,是“十二五”末的1.43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洛阳正由科技强向产业强、经济强阔步挺进。

  一项项政策红利释放了——

  在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落户洛阳国家自创区后,清华大学3位博士吴哲明、邹怡蓉、刘佳君相约而来,创办了机器人控制与视觉传感研究所。3年多来,该所联合清华大学成功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其研发的自动拉伸机器人系统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行业空白;为郑煤机量身定做的机器人自动切割视觉系统即将完成工业化产品版本开发……如今,清华“博士三剑客”聚首洛阳的故事已成佳话。

  这仅仅是一个缩影。从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田克恭,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在第三代基因工程疫苗技术和高通量的快速诊断试剂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到连续举办“院士行”为洛阳带来“超强大脑”,再到直通硅谷大赛成为一座城的“双创”狂欢,近年,洛阳加快推进“三区融合”,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出台创新“金十条”“市自创30条”“1+4”人才政策等,不断释放出巨大的“创新红利”。目前,洛阳创新主体已达4657家、创新平台2242个,其中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8家、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85个,中航光电等14个行业龙头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洛大地正成为创新创造的“新高地”。

  “任何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难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忘不了洛阳双瑞特装人那句“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的燃情歌唱,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一线,技术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一去就是一年;在厂区,工人们冒着酷暑,一次次激起浇铸、锻造的火花,用汗水铸就了158台桥梁支座。忘不了在研发第8个年头、欠债接近500万元时,看见第六版收蔗机在甘蔗田内畅快奔跑,洛阳辰汉公司的创业者们拥抱着、欢呼着,眼泪、汗水混在一起的场景,最终摘下国内市场保有量占比第一的桂冠,成就中国农机行业的“隐形冠军”。

  科技日日新,神州步步高。

  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担当,拿出“虽九死犹未悔”的创新精神,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洛阳创新”必将在国之重器中铭刻不朽!(洛平)

本文由云天信息网编辑